2022-06-16 22:29:36 热度: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我在,活在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课堂实录

一、学以致用

师:今天我们学习《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在这篇文章以前,我们已经学了三篇游记,课外还学习了《游司马祠》。

接下来,用我们学到的方法,自学《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看看,你能够读懂什么?(学生用10分自学课文)生:我认为这篇文章跟马克·吐温《登勃朗峰》的描写景色顺序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从外面的景色描写到里面的景色。

师:这个表述可以调整为——他们都是从外围景色写起,然后写到中心的景色。

生:我注意到这篇文章的景色和情绪之间形成了一种反差,表达了作者对于不能亲自欣赏美景的遗憾。

师:可以保留你的看法。

生: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自己对景色的感受。

生:我着重讲第五、六、七段。

第五、六段写了冰塔林的奇观,第七段写了自己为了拍这美丽的奇观而受伤。

这种敬业的精神,让我感动。

师:你关注到了游记最核心的要素——对风景的描写。

生:我想说第四段。

这里的语言很生动,写出了各拉丹冬是一座特别有个性的山。

师:你看看,这句话这样说,是不是更有逻辑——因为各拉丹冬是一座有个性的山,所以,作者也使用了特别有个性的语言去描写它。

生:我有一个困惑,大家看这样三句话:“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

”“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

”“‘我要死了。

’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她都要死了,为什么还能够写文章?师:哈哈,显然,这篇文章是后面来写的。

但是,居然使我们的含光才子产生了这样的疑惑,只有一个理由,她写得太真实了。

这种真实感,使这篇文章很有什么感?生:现实感。

师:说“现场感”更合适。

生:“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我从这两处,读出了时间流逝的感觉,也感觉作者自己好像融入到这流逝的时间里面去了。

师:请大家关注一下游记的写景,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都是集中写景的段落,比较一下,这两段是很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生:当地海拔高,所以冰雪塑造出很多奇观……师:暂停一下。

当我们把两段集中写景的段落放到一起的时候,我们思考的指向,应该是它们的不同之处,尤其是写法的不同之处。

生:这两段的视角不同。

第六段是以作者的视角来写的,第11段是作者融入了景色。

生:我推测,第6段是用相机照出来的,景物是静态的;第11段可能是她眼前见到的,所以景物是动态的。

师:你们都看到了视角不同,取景不一样。

第6段的视角,是流动的,边走边看,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移步换景;第11段,是定点观察,凝视的视角。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生:……师:11自然段,有个词语。

找一找。

生:蜷缩。

她摔伤了,不能动,伙伴也不在,这种状况,最适合定点观察。

师:所以,我们要透过文字,去看背面的人,看人的情绪,人的活动。

 

二、求同存异

 

师:《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与其他四篇游记相比,有哪些相同的之处?生:他们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了景物,都在写景中寄托着情感。

生:都具备游记的一般特征。

师:接下来,我们重点关注,这篇课文作为“这一篇”,有什么特别之处?【屏显】这一篇,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这几篇游记读起来,哪一篇让你觉得最为亲切,使你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连我们的含光大才子都被骗了?生:当然是这一篇了,不然,您也不会这么问。

师:现在,我们要探讨的是,为什么会这样?生:没有想好。

生:这一篇文章,生动地体现了各拉丹冬的两面性。

一方面各拉丹冬是美丽的,我爱她,但一方面,她又让人害怕。

“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

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这样的描写,让我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也就是说,这样的描写,调动了你的情绪。

含光,你是被这样的文字迷惑的吧?生:是的。

生:这篇文章,有很多细节很真实,不像是假的。

师:这篇文章和《壶口瀑布》相比的话,很明显的不同是什么?生: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的本人的存在感,要更强烈一些。

师:我们能够感觉到作者的眼睛在看,耳朵在听,能够感觉到作者情绪的变化,我把这样的写作手法,叫着——我在场。

这种写法,容易引起共鸣。

与之相对的另外一种写法,就是——我缺席。

这种写法,对景物,采取了一种观赏、欣赏的态度。

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通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这篇文章去体会一下。

【屏显】我在场我缺席

 

三、我在现场

 

师:跳读课文,用两种颜色的笔,分别标记描写各拉丹冬景色和作者情绪感受的句子。
 

(学生自学。

自学完毕,展示一名学生的书籍。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作者笔下的景物与她的情绪,始终是相伴随的,密密交织在一起。
 

生:交融。
 

师:这就是始终“我在场”的写法。

各拉丹冬的风景怎么样?

生:壮观。
 

生:奇美。
 

生:圣洁。
 

生:奇幻。
 

师:你的意思是,适合去拍《冰雪皇后》?作者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觉得有点糟糕。
 

生:不太开心。
 

师:大家都这么认为吗?的确,文章中间出现了“凄凉”等词语。
 

生:我不同意。

我觉得前面几个人说的,不太正确。

所谓的凄凉等等,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幽默说法,故意调侃她自己遇到的状况。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看法,哪一种是对的呢。

我们等一下细细分解。

好了,现在用一句话概括这趟旅行。
 

【屏显】

 

各拉丹冬之旅真是一趟       之旅。
 

生:各拉丹冬之旅真是一趟神奇之旅。

生:各拉丹冬之旅真是一趟死亡之旅。

师:说得上是死亡之旅吗?生:可以说得上哦!的确有很多探险者葬身于此。

师:对于冒险事业来说,死是正常的,没死是幸存。

但正像博谦刚才所说,作者觉得这趟旅行,并不惨烈。

她自己是如何定义的呢?如果各拉丹冬所在的市政府要从这篇文章里面找出一句话,作为旅游宣传词,你觉得,应该是哪一句?生: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

【屏显】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

 

师:这句话里面,有两个词语形成了一种对比。
 

生:“历尽艰辛”和“值得”。
 

师:历尽艰辛是客观描述,值得是主观感受。

历尽艰辛甚至都把命都丢了,可是还说值得,各拉丹冬的魅力何在?接下来,我们细看各拉丹冬,按照屏幕给的方式,去赏析各拉丹冬的美。
 

【屏显】例句: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赏析:置身在各拉丹冬冰塔林,就是置身在一个洁白的、晶莹的、空阔的、寂静的世界。

天,是浩浩苍苍的一片;地,是浩浩苍苍的一片;人的心里,也是浩浩苍苍的一片。

天地仿佛亘古以来,就是如此,不曾有任何改变;我在这一刻,不声不响,也不思不想,想要迷失在这浩浩苍苍的冰雪之间。

我确信,这一刻,是我离天空、离永恒最近的时候。

 

师:我给出的示例,和你们平常做的赏析,有什么不一样?生:您的赏析,更多主观想象在里面。

生:跟我们平常考试的赏析格式不一样。

师:这是一种“我在场”的赏析。

这个赏析,没有格式和模板,只有一个要求——设想你在现场,融入你游览的主观感受,为各拉丹冬点赞。

(学生自主赏析,交流)生:我赏析的是这句:“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雪是下得无章节的,如同乱奏的交响曲,时而如柳絮在天上飞,时而又嚓嚓的下起冰粒来。

听这酥软的雪声真的很舒适,在冰房里,风吹不到,雪也是进不来的。

静静地从洞口看看雪幕,山川已经朦胧了,如同清晨的雾一般。

我也朦胧了,像是往雪幕中走去,谁也不会再见到我了。

生:我赏析的也是这一句。

风在呼啸,却让人感到无法抗拒的寂静。

千百万年前就这样,现在这样,千百万年后也还是这样。

对人来说,这是无法理解的永恒吧。

面对那些高原风景照片,人们往往遐思不断,但当真正面对永恒时,却像呼吸停止一般停止思考。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这里,连笑声都没有了。

上帝作为思考的对象的存在,也消失了。

生:我赏析的是第11自然段。

作者通过凝视视角,将各拉丹冬的每一处细节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6段说“随意性很强,很难说像什么”,通过凝视,作者却看出了多种形状,是大自然永恒的力量,将山峰雕刻为神品的伟大与神秘。

“我”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相对于这雪峰,这大自然,这拥有无限能力的造物主,“我”极其渺小,宇宙之“沧海一粟”的说法,尚显抬举我了。

生:我赏析是这一句:“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阳光的永恒,似刻刀的风,时间的缓缓流逝,它们合力以匠心完成了这似琼瑶仙境般的晶莹和洁白,这的确是造物主的奇思妙想。

说一件事却没有一句废言,这是一种精炼的手法,我很喜爱这种简约的美。

生:我赏析的这句:“冰山上的图案是大自然精雕细刻的结果,还是随意卖弄而成的呢?”作者既说这是精雕细刻的,又说是随意的,是大自然太厉害了吧,随意卖弄的图案也会让作者误以为是精雕细刻的成果。

师:你的意思是,大自然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它一挥手,就是奇迹。

生:人类的那点创造力,是微不足道的。

生:太阳仿佛河流一般,流淌在这冰川之上,它才一露面,这冰川就熠熠烁烁、光彩夺目了。

我的思绪、我的灵魂便跟着太阳迷失在这冰川之中了。

我用我的灵魂环绕这冰川,我用我的想象雕刻出我灵魂的模样,也雕刻着我眼前的冰川。

师:你们的赏析都非常有价值,我能够从你们的语言里感受到你的心情和性情。

奖励大家看一张图片。

【屏显】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生:这座各拉丹冬有宏大的气魄。

生:我感受到一种苍茫,“大漠孤烟直”的感觉。

师:沙漠和雪漠,质感是相同的。

生:我就感到,满视野都是白的。

师:通过刚才的解读和品析,我们发现,自然风景是客观的,相同的,但有些东西是不同的。

比如——生:主观感受。

师:正因为如此,在作者马丽华笔下的各拉丹冬,就呈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

再跳读课文,画出课文中一些很马丽华、很个性的表达,然后,我们琢磨一下,她是怎样做到这样的?(学生自己寻找,画记)师:请读读下面这组句子,看看这种个性化的表达,主要依托于哪些词语。

【屏显】第一组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再一次接近各拉丹冬,在它的脚下安营扎寨。

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第二组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

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

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

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

“我要死了。

”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师:先看第一组。

找出每个句子里面,使用得不一样的词语。

生:安营扎寨。

安营扎寨一般是用来形容行军打仗,用在这里,有点幽默的味道。

生:精雕细刻。

漫不经心。

驻防。

师:这些词语的使用习惯,和你的习惯有什么不一样?生:就像任博谦说的那样,好多词语看上去似乎是凄凉的、悲伤的,但仔细想一想,又不是这么个味道。

师:好像是她故意要这么写的。

再看第二组,找出一些特别的词语。

生:酝酿。

大煞风景。

十分情愿。

诅咒。

利落。

娇贵而无用。

空空荡荡。

长眠于此。

师:通过这些词语的使用方式,你推测一下作者的个性?生:她比较喜欢调侃自己。

生:这个女人很幽默。

生:马丽华很奔放。

师:像谁?生:像卢老师啊。

词语使用的风格很像。

师:她并没有说自己是这样的人,但是,我们从字里行间地感受到她是这样的人,这些词语的个性化使用,或者说,非常规的使用,虽然是为了描写各拉丹冬,但事实上,也描写了作者自己的心性。

写出了作者的幽默、豪爽、奔放、调侃,在文章中间,集中体现为一句话——生:我没有找到。

生:应该是最后一句。

【屏显】不见自然生物的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

 

师:为什么你觉得是这一句?生:前面说了,很多人都葬身于此,这里是生命的禁区,但是,她却在这里活动,生存下来了。

生:语气中,有一股自豪、骄傲、得意。

师:但是,又说得很平和。

有没有一种幸存的快乐?一种劫后余生的感激涕零?在她的意识里,她离死是近的还是远的?生:其实是很远的。

所以,这就是一种自我调侃。

师:一个女人,随着摄制组去六千多米的高山,还摔断了尾椎骨,可是,一边说着自己要死了,一边兴致勃勃地观察风景,还一边调侃自己、调侃同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呀!生:幽默的,乐观的。

生:生机勃勃的。

生:热气腾腾的。

师:一个多么热爱生活的女人啊!这个女人,就在她的文字里,向我们迎面走来。

在本单元的四篇游记中,这一篇最亲切,最现代,最起码是最符合你们这一代的阅读习惯,是吧?《壶口瀑布》当然是很好的,是艺术精品,但是——生:但是太庄重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这就是“我在场”的写作。

 

四、“我在”写作

 

师:人对自然山水的态度,大概有这样几种——【屏显】征服折服 栖居 飘过……师:你觉得,马丽华对各拉丹冬是什么态度?你能不能提炼出一个更准确的词语?生:征服。

生:不对,不是征服。

师:“征服”是谁的感觉?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还有一个广告,一个人站在山巅上,配的广告词是——生:山高人为峰。

师:是折服吗?生:不是,《壶口瀑布》应该是“折服”的态度,作者完全被壶口瀑布的气势震撼。

生:也不是“飘过”和“栖居”。

栖居,是很多隐士的态度。

师:那,马丽华对各拉丹冬的态度,是怎么样的?生:共生。

生:共处。

生: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师: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人和景,是一种平等姿态。

“我在”是什么感觉?【屏显】我在我看故我在我思故我在我写故我在Writingiseternal.写下就是永恒。

——葡萄牙诗人佩索阿师:把这些句子写下来。

师:作者马丽华是去拍电影的。

我们已经有电视、电影,现在还有各种小视频和直播,为什么还需要写作呢?生:写下就是永恒啊!师: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饱览天下秀色,为什么我们还要去旅行,劳民伤财还千辛万苦?生:要亲身经历,要体验啊!师:别人已经有很多文字了,马丽华为什么还需要写这一篇呢?生:写出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生:写出自己的不同的感受。

师:写作是一件自己的事。

写作就是为你的生命留痕,去表达你对这个世界的感受。

五、源头与活在

 

师:最后,我们来讨论标题,可以改成这样吗?【屏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在各拉丹冬

 

生:不能。

因为这里突出的是“源头”。

师:用“源头”组一个成语。

生:源头活水。

师:这个标题,与文章中间的哪句话照应?找出来,一起读。

【屏显】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师:这句话,哪个词语最打动你?生:演绎。

师:你们今年14岁,是不是也是在你的长江之源头,要去演绎你的生命故事?你的源头,需要什么?生:活水。

师:如果没有源头活水,长江怎么能演绎六千三百公里的波澜壮阔?如果我们的人生,没有源头活水,我们又拿什么去演绎我们的精彩纷呈呢?所以,请你们怀着珍惜的心,以“我在”的姿态,活在这可能比各拉丹冬还要奇险和美丽的人间。

【屏显】我在——活在

教学设计教案长江源头课堂实录各拉丹东

推荐阅读

​以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为目标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这两天有不少朋友在问,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是怎么做的。本来有了很多新的研究,但是一直没有来得及整理和写作。这篇文章是今年4月发表在《小学教学》杂志上的,其实这是我们做得最早的一个单元。 现在我们已经差不多研究了十个单元的教学(见下图),这些内容以后有机会再写。今天就发一篇旧文吧。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基本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是要为人类的发展服务的,是要为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表达和交流能力服务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低效,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详细]
2022-08-21
逻辑单元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
一、 单元目标、地位、内容 1.单元目标: 1.1研读具体的语言材料,分析逻辑谬误,发现推理规则,探究论证规律,进行迁移应用。 1.2掌握批判质疑的工具方法,确立去伪存真的价值理念,激发探索创新的精神追求。 2.单元地位: 2.1逻辑单元,仅有的两个语言单元之一 课程标准,提出四个方面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唯一专属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18个学习任务群中只有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是单一关联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任务群;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28个单元,又只有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逻辑的力量是专属于语言任务群的...[详细]
2022-08-13
《琥珀》教学实录
师:和生字词见个面,打个招呼。出示第一个词语恐龙1:47 见过吗? 生:见过 师:哪里见过? 生:课外书 生:电视上 生:博物馆 师:见到的是完整的恐龙还是? 生:化石 出示第二个词:化石 师:知道吧? 生:有各种各样的化石 师:动物死了之后,遗体就慢慢石化了 生:我在博物馆看到了化石 师:形成的化石,爱逛博物馆的孩子,有学问 生:琥珀 师:哪里见过? 生:我预习的时候,爸爸给我看过松香,这就是形成琥珀的原料。 师:你准备把松香埋在地下成为琥珀 生:人工琥珀 师:下课后可不可以给我介绍一下? 1:50 生...[详细]
2022-08-09
《迢迢牵牛星》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原文、译文、赏析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翻译 (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注释 1.《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详细]
2022-08-05
《琥珀》教学设计
听了徐颖执教的《琥珀》,确实还是蛮有意思的。这节课是指向思维的阅读训练课,设计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小朋友在学习中,真的有螺旋上升的生长。先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一个简要梳理。 一、单元整体入 1.出示词语恐龙化石纳米技术神舟五号、嫦娥一号5G网络,将这些词语与自己的生活相链接; 2.把词语放到时间轴中,并说明理由。 3.聚焦单元导读页,明确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 二、自主提问,梳理方法 1.聚焦课后题去,自主提问。 2.全班交流,我的问题是,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我的答案是 3.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梳理提问找出...[详细]
2022-08-05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及教学设计
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详细]
2022-08-03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探 有 见无,循 不 知求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选自部编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礼记二则》的第二则。 大道之行也取自《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 本文是孔子回答弟子言偃的一段答语,孔子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 孔子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短短百余字,却蕴含着大同社会的丰富内涵。 教学目标 :1.多种朗读,诵文言之美。 2.咀嚼关键,描大同之貌。 3.联读前后,悟先贤之梦。 课型 :诵读型+主题型...[详细]
2022-07-25
《宿建德江》教学解读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的诗语言朴素淡雅,简洁精炼,清丽脱俗,尤其这首《宿建德江》不仅有一种古朴典雅的情味,还有一种参透自然的禅意。 诗歌学习,一种较好的方式就是由文字走入文学,迈入文化,层层递进,学出独特的滋味来。 对这首诗歌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尝试运用这样的方式。 文字 这个层面的学习重在诵读、理解以及对学法的获得。 因为诗歌语言朴素,且又是五言绝句,所以诵读并不是难事,关键是注意节奏和韵味。 一般来说,五言的诗句是两个字后面稍加停顿,再读后三个字的,尾字还可以稍微拖长...[详细]
2022-07-22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整个语文课堂中,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而教师有效的问题设计,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它主宰着整个教学进程,能引发学生思考,将思维拓向深处,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成败。让我们跟随阿海杰校长的思考,让我们语文教学备课更具语文味吧!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文/阿海杰 余映潮先生有这样一段让人深思的谈话:步步为营的一个个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教师的板书设计靠近的接替;提问群的接连出现,成为帮助教师绵延自己滔滔讲析的桥梁;随口而至的问与答没有丝毫的美感和激发力,成为桎梏...[详细]
2022-07-1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作型文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2.学习写作方法,学写写景叙事文。 教学重点:目标 2 教学过程: 一、重温童年忆趣事(屏显)(齐读)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童年总是有着无限回忆的美好!请说说你的一件最难忘的童年趣事!大家的童年丝毫不逊于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记叙。 然而鲁迅却将自己的童年趣事写成经典,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百草园里探寻写作魔法,创作精彩作文。 二、百草园里寻魔法(一)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突出哪句话?有什么作用?预设...[详细]
2022-07-11
写字指导教学设计
指导识字: 1.出示课件,根据拼音独立朗读古诗。 2.小组讨论,哪些字和自己之前读的不一样,与同学交流。 3.出示:枯 师:同学们,根据我们之前学过的形声字,你们觉得这个字读什么呀? 生:古。 师:我们都知道形声字由声旁和字旁组成,但是有的时候形声字不能只靠声旁定音了。这里的枯就不读gǔ,而是kū,这两个读音的声母不同。 4.说一说故事古诗中还有哪些形声字。 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枯。学生观察要写的字的特点,并说一说由哪两部分组成。 2.理解枯的含义,古老的木头即枯,加深学生对字的理解。 3.教师范...[详细]
2022-07-10
蒹葭怎么读?《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怎么读? [ jiān jiā ] 1.蒹葭:特定生长周期的荻与芦。蒹:没长穗的荻。葭:初生的芦苇。 2.《诗秦风》篇名。一般认为是一首情诗,写对伊人反覆追求而终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忧伤。诗的意境优美深长,有一唱三叹的情致。 《蒹葭》教学设计 【课文品读】 1.内容: 一个女子曾经在青年的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为了能够再看到她,他是那样执着地去寻找。本诗写出了一个青年人为寻求美好的爱情而发出的心声。 2.诗歌的意境: 时令:深秋。 地点:水边。 人物:青年。 景物:拂晓,露浓霜重,河岸边的芦苇沾满了晶莹洁...[详细]
2022-07-05
《有你,真好》心理活动课教学案例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让我们的学生多角度了解我们的家人、老师、同学及社会上默默付出的工作者。 2.教育我们的孩子要从小懂得感恩,请珍惜生命,请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请珍惜他人为你付出的努力,请常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时间】 2022年1月5日 【主持人】 张婷瑶、武梦涵 【活动准备】 1.布置教室和黑板,写好班会主题有你,真好2.教室准备音响、话筒、伴奏曲目3.收集感恩故事4.学生准备自己编排的朗诵、歌曲、情景剧等节目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主持人致词(合):有一种思念,叫朝思暮想;有一种...[详细]
2022-07-05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梳理作者游踪,领略作者笔下的美景。 2.通过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思考和感受。 3.学习作者把景物与自身感受融为一体的写法。 一、导入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各拉丹冬,藏语为高高尖尖的山峰,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充满挑战。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马丽华一起去长江源头探险。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梳理作者游踪,领略作者笔下的美景。 2.通过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思考和感受。 3.学习作者把景物与自身感受融为一体的写法。 过渡 :明确了目标,让我们开启探险之旅。...[详细]
2022-06-24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教案教学设计
马说 韩愈〔唐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同:衹)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如果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辱,跟普通...[详细]
2022-06-24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品味优美语句,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 3.感受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难点 1.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品味优美语句; 2.学习作者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写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 (播放图片)西南边陲,玉龙雪山脚下的丽江古城,静美的像一片散淡的云朵,雅致的像一幅写意的丹青,独特的像一首凝固的诗行。今天,让我们跟随阿来一滴水的脚步,去抵达一个...[详细]
2022-06-2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教案教学实录
我如果爱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1.从保尔与三任女友的相识、相处、结局初步探究爱情的内涵2.培养学生求同比异思维教学重点:从保尔与三任女友的相识、相处、结局初步探究爱情的内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求同比异思维一、猜猜她是谁 生:图一是冬妮娅。 她刚与保尔见面的时候,就穿着水手服,显得非常纯洁。 而且在三个人之中,冬妮娅最漂亮。 师:你读书很关注细节。 保尔和冬妮娅刚见面并没有写她的衣着,在第二次保尔故意经过冬妮娅花园时写有那熟悉的水手服。 你还比较了三人的颜值。 继续。 生:图三是丽达,丽...[详细]
2022-06-22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教案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他人勤奋。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 明代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详细]
2022-06-22
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及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随文检测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加强断句练习,培养文言语感。 2.多角度诵读课文,抓住论点理解全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把握论证方法。 3.比较研读,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的论述风格和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去品读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表达 二、变文为诗,引领诵读 让我们将本文换一种呈现方式,看看对我们的朗读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详细]
2022-06-21
《傅雷家书》教案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导读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傅雷及《傅雷家书》的有关知识。 2.领会傅雷的教子之道及浓郁的父子深情。 3.了解选择性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领会傅雷的教子之道及浓郁的父子深情; 2.根据兴趣、关注点不同采用选择性阅读整本书,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傅雷家书》整本书。(屏显)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爱一个人木心 在从前慢的日子里,家书是游子与家人最好的沟通桥梁。历来有名的家书有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等,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傅雷家书》。 (板书...[详细]
2022-06-20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析诗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析诗中描写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诗句。 难点:体会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一、激情导入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请大家看这幅图:一位网友结合杜甫的作品,把他曾经游历过的地方在中国版图上做了标记。他曾在泰山,抒发豪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长安城,睹物伤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刻...[详细]
2022-06-20
陶行知《创造宣言》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通过合作探究,学会梳理论证材料,明晰有立有驳的论证方式。 3.通过品读语言,体会逻辑严谨,气势充盈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 有一个人,他不曾离开三尺讲台,但他的精神火遍五湖四海;不曾有什么创造发明,却点燃了无数智慧的火种;他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向人们深情的喊出《创造宣言》。他就是陶行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文章。(板书:《创造宣言》) 活动一:预习反馈,交流分享 问题:什么是宣言?为什么要发表一篇以创造为题的宣言? 预设: ...[详细]
2022-06-17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我在,活在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课堂实录 一、学以致用 师:今天我们学习《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在这篇文章以前,我们已经学了三篇游记,课外还学习了《游司马祠》。 接下来,用我们学到的方法,自学《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看看,你能够读懂什么?(学生用10分自学课文)生:我认为这篇文章跟马克吐温《登勃朗峰》的描写景色顺序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从外面的景色描写到里面的景色。 师:这个表述可以调整为他们都是从外围景色写起,然后写到中心的景色。 生:我注意到这篇文章的景色和情绪之间形成了一种反差,表达了作者对于不能亲自...[详细]
2022-06-16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卷首语】 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郦道元的《水经注》不止是一部地理著作,也是一部文学巨著。今天我们跟着司艳平老师一起学习《水经注》的名篇《三峡》。司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突出聚焦之力,每一次活动展开都紧紧围绕有序:依序识序析序辨序。循序渐进地给学生搭建活动支架,激活思维,引导学生摒弃浅层学习,进行深度思考,努力挖掘文本背后的意义与价值,在小步轻迈中发现《三峡》之魅力。欢迎进入本期青春课堂 【设计精要】 《三峡》是郦道元《水经注》里著名的篇章,属古代游记散文的上乘之作。该文语言生动,描写精炼,将三峡不同季节...[详细]
2022-06-16
《破阵子》《满江红》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词作,理解思想内涵,获得情感激励; 2.探究表现手法,体会风格特点。 ●学习过程●导入 同学们好,每周一集会的时候,当大家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想到什么?(新中国的成立、激动......),这浓烈的中国红总会让人想到国家、民族,因为,这红色是无数中华儿女用满腔心血染就的。今天我们学习《破阵子》,《满江红》,体会赤子的报国心。 一、朗读----感受韵律美 设置活动:朗读展示 目标:读准字音、停顿、语气,读出一点韵味来。 指导朗读: 精神饱满;读准字音,口腔打开,做到字正腔圆;把握节...[详细]
2022-06-16
《狐狸分奶酪》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狐狸分奶酪》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一主题,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狐狸分奶酪》是一个民间故事,讲了狐狸帮助小熊们分奶酪,最终狐狸吃完一整块奶酪的故事。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哪个小组回答对的问题多。在教学中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等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寓学...[详细]
2022-06-15
《猫》课堂实录
多一些尊重与善待 《猫》课堂实录 【学习目标】 朗读课文,理清三只猫不同的特点和命运。 品读语言,感悟我对第三只猫的情感。(重点) 悟读明理,探究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难点) 【文本类型】 主题型文本、语用型文本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陆游为猫写诗,钱钟书帮猫打架,海明威的作品《战地钟声》是在猫咪的陪伴下完成的,古往今来,我们与猫之间发生着许多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猫》,看看我们一家人与猫之间发生了什么? 二、知人论世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组长将组员的预习完成情况记录在组内的学...[详细]
2022-06-11
自读课的教学及其路径
自读课的教学及其路径 【摘要】 自读课文要体现自读的特性,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法,强化质疑与思辨,关注生合作与探究能力的发展。自读课学习可以利用单元导读明确方向,可以利用课后阅读提示明确学习重点,可以巧借旁批设立学习梯度,也可以进行项目化教学,推动自读走向深度。 【关键词】路径自读课文单元导读阅读提示旁批项目化 部编本对阅读教学的编排独具匠心,注重双线组元、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自读也成为课内阅读逐渐向课外阅读的延展的一条通道。 自读,顾名思义就是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详细]
2022-06-11
《守株待兔》课堂实录与点评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 出自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本单元共安排了四篇寓言,并链接快乐读书吧,推荐寓言故事的整本书阅读。 梳理统编教材,我们发现二上第五单元、二下第五单元都编排了寓言故事,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学习有一定基础,知道寓言小故事蕴含着生活的大道理。 《守株待兔》 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是一则文言文。 这是教材中继三上《司马光》后的第二篇文言文,学生学习这种文体处于起步阶段。 这就要求教学时既要凸显寓言故事劝诫明理的作用,也要关注特殊文体...[详细]
2022-05-05
《守株待兔》教学录评
板块一:导入故事猜想,点燃兴趣 师: 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到这些图片你能一下子说出这些图片所暗示的故事的名字吗?挑战一下!(依次出示图片) 生:坐井观天、亡羊补牢、狐假虎威、揠苗助长。 师: 这些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称之为 生:寓言故事。 师: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生:守株待兔。 师: 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认真写课题。待的左边是双人旁,表示在路口等待。在这个故事里守株待兔的人是在哪里等待的呢? 生:是在田里的树桩旁等待的。 师: 守株就是守着树桩,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让我们一起走...[详细]
2022-05-05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
课文朗读 ♬ 点击上方 绿标 收 听音频 课前预习 1.朗读 ①朗读课文共()句话,我读了()遍,能做到(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 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写的是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边的_____,一个农夫捡到了,从此就放下锄头整天_____,希望再有兔子撞死,可是他__________,田地也荒芜了。 3 .生字词 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宋耕释冀 4.理解 ①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详细]
2022-05-05
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附课课练+答案)
课前预习 1.朗读 ①朗读课文共()句话,我读了()遍,能做到(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 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写的是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边的_____,一个农夫捡到了,从此就放下锄头整天_____,希望再有兔子撞死,可是他__________,田地也荒芜了。 3 .生字词 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宋耕释冀 4.理解 ①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详细]
2022-05-04
手绘本《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绘本是《守株待兔》。这是一个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吧...... 故事导读 《守株待免》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从前有个农夫,有一天在地里干活,突然有一只野兔从草丛里跑出来,野兔看见农夫吓了一跳,惊慌的四处逃窜,结果一头撞到了树桩上,撞死了,衣夫觉得自己运气很好,他把免子捡回家,他的妻子做了一顿香喷喷的红烧兔肉。从那以后农夫就再也不想干活了,天天在树桩旁边等,希望能等到兔子,结果兔子没等到,庄稼也全部枯了。 寓意点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详细]
2022-05-04
幼儿园《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一只野兔从草丛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一位农夫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颈都撞折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如果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可是真的有那么好的事吗? 《守株待兔》 01 本期绘本推荐 《守株待兔》故事讲述了一位农民有一天看见一只兔子在逃命的过程中撞到树桩上死了,天真的以为以后都会有兔子往上面撞,于是开始每天就守在树桩前。结果等了好久都没有兔子来,农民便一直一无所获。小朋友们你们相信天上会掉馅...[详细]
2022-05-03
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守株待兔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寓言,全文短小精悍,仅39个字,但寓意却很深刻,课文通过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教学目标】 1.会认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因释起来而守株。 3.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4.能说出阅读链接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详细]
2022-05-02
  • 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守株待兔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寓言,全文短小精悍,仅39个字,但寓意却很深刻,课文通过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教学目标】 1.会认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因释起来而守株。 3.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4.能说出阅读链接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 自读课的教学及其路径
    自读课的教学及其路径 【摘要】 自读课文要体现自读的特性,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法,强化质疑与思辨,关注生合作与探究能力的发展。自读课学习可以利用单元导读明确方向,可以利用课后阅读提示明确学习重点,可以巧借旁批设立学习梯度,也可以进行项目化教学,推动自读走向深度。 【关键词】路径自读课文单元导读阅读提示旁批项目化 部编本对阅读教学的编排独具匠心,注重双线组元、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自读也成为课内阅读逐渐向课外阅读的延展的一条通道。 自读,顾名思义就是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
  • 《狐狸分奶酪》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狐狸分奶酪》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一主题,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狐狸分奶酪》是一个民间故事,讲了狐狸帮助小熊们分奶酪,最终狐狸吃完一整块奶酪的故事。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哪个小组回答对的问题多。在教学中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等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寓学...
  • 《琥珀》教学设计
    听了徐颖执教的《琥珀》,确实还是蛮有意思的。这节课是指向思维的阅读训练课,设计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小朋友在学习中,真的有螺旋上升的生长。先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一个简要梳理。 一、单元整体入 1.出示词语恐龙化石纳米技术神舟五号、嫦娥一号5G网络,将这些词语与自己的生活相链接; 2.把词语放到时间轴中,并说明理由。 3.聚焦单元导读页,明确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 二、自主提问,梳理方法 1.聚焦课后题去,自主提问。 2.全班交流,我的问题是,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我的答案是 3.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梳理提问找出...
  •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探 有 见无,循 不 知求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选自部编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礼记二则》的第二则。 大道之行也取自《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 本文是孔子回答弟子言偃的一段答语,孔子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 孔子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短短百余字,却蕴含着大同社会的丰富内涵。 教学目标 :1.多种朗读,诵文言之美。 2.咀嚼关键,描大同之貌。 3.联读前后,悟先贤之梦。 课型 :诵读型+主题型...
  • 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及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随文检测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加强断句练习,培养文言语感。 2.多角度诵读课文,抓住论点理解全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把握论证方法。 3.比较研读,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的论述风格和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去品读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表达 二、变文为诗,引领诵读 让我们将本文换一种呈现方式,看看对我们的朗读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
  • 逻辑单元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
    一、 单元目标、地位、内容 1.单元目标: 1.1研读具体的语言材料,分析逻辑谬误,发现推理规则,探究论证规律,进行迁移应用。 1.2掌握批判质疑的工具方法,确立去伪存真的价值理念,激发探索创新的精神追求。 2.单元地位: 2.1逻辑单元,仅有的两个语言单元之一 课程标准,提出四个方面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唯一专属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18个学习任务群中只有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是单一关联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任务群;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28个单元,又只有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逻辑的力量是专属于语言任务群的...
  • 手绘本《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绘本是《守株待兔》。这是一个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吧...... 故事导读 《守株待免》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从前有个农夫,有一天在地里干活,突然有一只野兔从草丛里跑出来,野兔看见农夫吓了一跳,惊慌的四处逃窜,结果一头撞到了树桩上,撞死了,衣夫觉得自己运气很好,他把免子捡回家,他的妻子做了一顿香喷喷的红烧兔肉。从那以后农夫就再也不想干活了,天天在树桩旁边等,希望能等到兔子,结果兔子没等到,庄稼也全部枯了。 寓意点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教案教学实录
    我如果爱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1.从保尔与三任女友的相识、相处、结局初步探究爱情的内涵2.培养学生求同比异思维教学重点:从保尔与三任女友的相识、相处、结局初步探究爱情的内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求同比异思维一、猜猜她是谁 生:图一是冬妮娅。 她刚与保尔见面的时候,就穿着水手服,显得非常纯洁。 而且在三个人之中,冬妮娅最漂亮。 师:你读书很关注细节。 保尔和冬妮娅刚见面并没有写她的衣着,在第二次保尔故意经过冬妮娅花园时写有那熟悉的水手服。 你还比较了三人的颜值。 继续。 生:图三是丽达,丽...
  • 《守株待兔》课堂实录与点评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 出自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本单元共安排了四篇寓言,并链接快乐读书吧,推荐寓言故事的整本书阅读。 梳理统编教材,我们发现二上第五单元、二下第五单元都编排了寓言故事,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学习有一定基础,知道寓言小故事蕴含着生活的大道理。 《守株待兔》 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是一则文言文。 这是教材中继三上《司马光》后的第二篇文言文,学生学习这种文体处于起步阶段。 这就要求教学时既要凸显寓言故事劝诫明理的作用,也要关注特殊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