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和生字词见个面,打个招呼。出示第一个词语恐龙1:47

见过吗?
生:见过
师:哪里见过?
生:课外书
生:电视上
生:博物馆
师:见到的是完整的恐龙还是?
生:化石
出示第二个词:化石
师:知道吧?
生:有各种各样的化石
师:动物死了之后,遗体就慢慢石化了
生:我在博物馆看到了化石
师:形成的化石,爱逛博物馆的孩子,有学问
生:琥珀
师:哪里见过?
生:我预习的时候,爸爸给我看过松香,这就是形成琥珀的原料。
师:你准备把松香埋在地下成为琥珀
生:人工琥珀
师:下课后可不可以给我介绍一下?
1:50
生:在树林里找到一块
师:你怎么确定那是琥珀
生:夏令营的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是琥珀
师:我对你的问题有点疑问,我把这个问题放在心里。我昨天问,有一个孩子在小区里挖出来一个。我们可以送去鉴定一下。
出示第三个词:纳米技术
师:熟悉吗?
生:我看钢铁侠,看到他用的是纳米技术做的盾牌。
出示:神舟五号、嫦娥一号
师:神舟五号、嫦娥一号,听说过吗?是干什么的?
生:探索月球的
生:都是为了实现人类遨游太空,实现梦想的。
出示:5G网络
出示:新能源汽车1:52
师:新能源汽车,有使用没?这些生字词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这些词放到时间的轴上,你会怎么放?
哪些是过去的,哪些是现在的,哪些是将来的?你会怎么放?
同桌互学

师:你在过去放了啥?
生:恐龙、化石
师:什么东西你放到现在了?
生:神州五号。
师:这些科技必然走向将来。我们都是今天的人,是什么帮助了我们看到了这个时间轴上的过去,又让我展望了未来,究竟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科学。
生:我觉得是化石,科学家可以借着看到过去。
师:后面半句很重要,一个科学家,一个不懂化石的人可以帮助人类看到过去吗?
生:不能
师: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专门学习这样一个单元?翻到单元页,读单元页。
生读
师:要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能够运用知识帮助人类,需要怎么样?智慧、头脑。首先要学会思考。这个单元页上的右下角,语文要素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生读要求1:55
师:非常好,提出问题是什么时候学的?
这学期我们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还要怎样?
生:解决问题。
师板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正因为提出问题是曾经学过的,我们的教材就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所以我们的课后题希望同学们运用曾经学习的本领,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就把这道题布置成了预习问题。预习了吗?你跟我们分享哪一个通过你自己的阅读解决了的问题。1:57想好了举手,先读问题,再说说你找到的答案。
生分享自己提出的问题:
生1:琥珀的价值有多少?
我查了资料,现在可以人造琥珀,所以不是很罕见了。
师:多少钱一块?
生:两百多。
师:你说的人造,真正珍贵的东西可能不是人造的,可能是
生:大自然的东西。
师:这个同学的回答很有意思,她说了三层意思,你听出来了吗。她先说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接着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什么方法?
生:查资料。
师:最后她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师:我们不仅要提问,我们还要学会思考。你能像她那样,把三层意思都能说清楚的同学,就把手举高。
生2:为什么老松树能结出松滋。我结合上下文得出了结论。我是这样的想的太阳热辣辣的,说明太阳很热,由于松树很热,松脂就产出来了。
师:他也讲述了方法,他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联系上下文
师:联系上下文是我们经常用的方法,他很可爱,把松树看成了人,很有趣。
生3“我提出的问题是,松脂一定是黄色的吗?我通过查资料发现,松脂不一定是黄色的。还有不同的树都可以渗出脂。
师:我第一次知道,她用到的方法是什么?2:01
生:查资料
师:你用什么工具查找的资料?
生:电脑
师:你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查资料?
生:手机,电话,都可以查找资料。
师:现在解释一下什么是5G,就是网络很快。
生4:我提出的问题是他们的腿部为什么有好几处黑色的圆环?我通过联系上下文得出的结论,因为他们在挣扎的时候把毫毛留在了身体的旁边,所以会留下圆环。
师:这是你的推测吧。遗憾的是,你没有把怎么联系上下文说清楚,下次把你怎么联系上下文的说清楚就更好了。
生:我是再读的时候,发现的。
师:怎么才叫联系上下文呢。把自己思考的过程捋一下。
生5:我提出的问题是松脂是透明的吗?我是联系下文找到的答案,看到18页,
透明就是指它是透明的。两个东西好好躺着,我们能看到他们,就说明它是透明的。
师:为什么要把掌声送给她?
生:她说得非常清楚,我们知道了她思考的结论。
师:而且还知道了她思考的过程,她一直强调透明这个词,就跟她的答案联系起来了。透明让她找到了证据。2:04
生6:我提出的问他是琥珀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大家看到19页。
我是联系阅读链接得来的。三个阶段。
师:实际你用了什么方法?
生:联系上下文。
师:你不但联系上下文,还联系了阅读链接,还查找了资料。原来我们在提问的时候,不仅是可以联系上下文,还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用很多种方法。
生7:远古时代,世界上就有了苍蝇和蜘蛛了。
师:这不是问题。
生:我的问题是,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有了苍蝇和蜘蛛了吗?
生:我觉得没有,我联系了上下文,我看见了第一自然段。约莫上来就有了几万年了。这个时候就有了苍蝇和蜘蛛、
师:你是通过课文的数字推测的答案是吧。同学们,这么多同学都在找答案,我们梳理一下找答案的方法。有什么方法?2:07(10分钟,小朋友自己提问,充分表达,老师对方法进行梳理。)
师:大约有哪些方法?
生:查资料、联系上下文、请教别人、
师:刚才我们班没有人请教别人,你怎么想到的?
生:我看到语文园地的时候,看到第三个小孩儿说的。
师:非常好,掌声送给他。语文书就是我们的工具,我们的查找资料也包括语文书。交流平台就是给我们梳理方法。看到语文园地的交流。
生读
联系上下文、查资料、
师:看到语文园地的举手,我们梳理出来的这些方法,其实都是有一个目标,就像说透明的词的女同学一样,要找到答案的依据。我们在做这一切都是为了
板书:发现依据
师:我们不能凭空说,更不能说我觉得,发现依据,祝贺大家第一道题完成得非常不错。有一位同学得到这个依据后,读懂了课文中的很多内容,于是他学完这篇课文就有了一个想法,我们一起来听一听。2:10
出示视频:爷爷,爷爷,我要买一块和书上一模一样的琥珀送给你。爷爷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模一样的琥珀吗?
师:爷爷的疑问你听清了吗?爷爷有两个问题。

师:你怎么想,你有想法了吗?不要急着举手,到课文中去发现证据。爷爷建议他,到课文中的第二题中去找找答案。
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
师:这个问题是针对部分的,还是针对全文的?
生:部分的。
师:想想你刚才说的方法,去发现证据,我给一个建议,这一次不要抓一段跳一段,要发现依据要完整读。
板书:完整读
生自读课文,找答案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生: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夏日太阳热辣辣的。
师:用谁的话来说?
生:很久很久以前,小苍蝇和琥珀在松树上,松脂掉下来包裹住了他们。经过很多年。之后,水淹没了古老的森林。2:16过了几千年,冲到岸边,形成了琥珀。
师:你赞成用他的这些信息吗?再请一位。
生:几万年前,太阳把松脂球融化了,小苍蝇和琥珀被松脂包裹。渔民带着儿子来到海滩,发现了琥珀。
师:这位女生和男生比起来补充了什么信息?
生: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师:我还听到了更重要的。太阳把松脂球融化了。这是前面没有讲到了。谁还能再讲,往后一点,这个中间还忘了什么?
生:我觉得琥珀形成需要几个事物,海水、小动物。在一个夏日里,太阳很大,照射着松树,松树太热变成了松脂球,松脂球掉下来把蜘蛛和苍蝇淹没了。掉落了树干下,越大包裹,很多年后,松脂球淹没在地底下。渔民挖了出来。
师:我可以说出很多个他的可爱。
生:汗水可爱
师:鉴定一下是吧?他很严谨。自己总结琥珀形成的条件,好像没有全班同意,但是他的有些方法值得学习。他说松脂球掉下来,松脂球掉下来。需要在课文中再找证据。
每个人读取信息,有大体相同的地方,有的准确,有的不太准确。我们怎样让自己的信息更准确?
这是课文结构图。你再读课文,再找依据。2:24

把你的答案写下来,这里可能有生字词,找到依据再写。
生再读课文找答案。同桌互相讨论。2:28
师:看到同学们说个不停,肯定有很多不一样的答案。是吗?有一样的吗?也有。多久以前,你的答案是1、2、3的哪一个?
生都有
师:找证据,这个答案是1、2、3当中的哪一个自然段?2:29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我的答案师约莫几万年,约莫就是大约。这个时间就是大约几万年。
师:这个词是
生:约莫
师:加上这个词准确,还是去掉?
生:加上
师:为什么?
生:你不知道时间是多久,这不是一个准确的数。
师:加上反而严谨
生:这个课文,还是根据琥珀推测来的。
师:这是一篇科普文,本来就要严谨。有的人不是选择的很久很久吗?理由是什么?2:31
生:我觉得很久很久以前也有大约的意思。
师:如果对比来选的话,哪个更严谨
生:约莫
师:这个作家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上很久很久以前呢?让我们这位同学都选错了。
生:是写给那些不知道数字的人
师:联系故事想一想
生:很像我们读过的故事,有读故事的感觉
师:这样一找证据,我们就知道作者的用心良苦了。为了吸引你们的注意,引发你们的好奇。作者用心良苦。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真没有想到,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就一个自然段就引发了争论。第二题,举手表决、
生表决
师:回到课文,选1的同学说一说。
生:热辣辣是短时间,暖暖的是长时间的。
师:他有自己的分析,中间还有一个词,他都找到了。他分析了一下,这个是短暂的。生:我觉得这个火辣辣是第六自然段,暖暖的是一个夏日。我们不知道是哪一年那一天的下午,我们就感觉比一个晌午好一点。
师:这个理解有一点问题。这个一天,就是指那个琥珀形成的那一天。选2的。
生:如果选1,是暖暖的,只有松脂的香味,松脂没有流出来,怎么会有琥珀呢?热辣辣才会流出来。
师:她把热辣辣和什么结合在一起
生:流出很多松脂。
师:非常好,谁还想说。
生:我补充一下,首先看到六自然段,蜘蛛和苍蝇被包在松脂球里,许多松树才渗出厚厚的松脂。暖暖的时候,还没有很软,渗出来
师:暖暖的时候,松树还没有出汗呢。同学们学习的过程,找到了这个词,联系起来想,这个才叫联系上下文。这位小朋友开课的时候说到联系上下文,上面下面结合起来读,这叫联系上下文
板书:对比读
师:用这样的方法就能让我们发现准确的依据。剩下的题太简单了。苍蝇、蜘蛛,这里形不成
生:松脂
师:这里松脂球成了
生:琥珀
师:有没有填2的?
生:我觉得是3,因为题目说是海水淹没,过万年,这是淹没前的。
师:你喜欢说,我觉得,下次说我发现。找依据
生:
师:老师为什么先听争论、化石和琥珀有什么关系?
生:我觉得化石就是琥珀,化石就是琥珀。化石是松脂球的化石。
师:听过了其他的化石吗?
生:鸟类的化石
师:他就是一种化石,是一种特殊的化石。想一想,我原来的问题出在哪里?想想老爷爷的问题。2:45
横着的线是过程,竖着也是。想想故事。和同桌一边回忆,一边讨论一下这两个问题。
生讨论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了?2:47
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没有小虫就没有一模一样的了。
师:什么意思?
生:如果里面有两只小虫,另一个没有小虫,就应该没有一模一样的。这个故事应该是真的。有人造琥珀,没有这个人类也不会仿造。
师:爷爷问的是,那天在树林里发生的故事是不是真的。要说清楚心里的想法还不容易呢?谁说得更清楚。
生: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琥珀。因为琥珀里面的内容不一定是虫子,有可能是别的动物。而且同样的动物,挣扎的位置不一样,也不是一样的。
师:他抓住了竖线来分析,她的意思说,琥珀形成的大概过程同,但是同样的过程不一定。这叫琥珀形成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2:50这个故事是一个巧合、
生:我还觉得琥珀的形成滴出来形状是不同的。这个故事我觉得不是真的。因为老师说了,这是推测出来的。这可能不是准的。
师:推测什么意思?
生:猜测
师:这可不是乱猜。看这是多少年前的事情?几万年。
师:目前我们还没有发明这样的工具,到几万年前看事实。作者写也是有依据的。花点时间和同桌一起找找依据2:53

生互相交流
师:为了发现这些依据,有没有完整读,有没有对比读,思考。如果没有再找。用证据解决问题。文章没有读完,怎么联系上下文,实在想不通,请教同学。
生交流2:56
师:你想解决哪个问题?
生:我想说推测。测就是监测。推就是推理。他在检测、推理。他是有证据的推理。
第二个联系琥珀形成过程,晌午太阳热辣辣
师:不是说对不对,而是这是几万年前的事,为什么那天太阳是热辣辣的
生:松树也不会出汗对吧?如果那天太阳是暖和的或者是还没有出太阳,怎么会出汗呢?热辣辣的太阳,很厚,出很多汗。热辣辣就是才出出很多汗。才是厚厚的松脂
师:就是要有渗透出来的条件,才知道当时的太阳火辣辣的。对不对?有依据说话多带劲
生:我想说第二句,一大滴松脂落下来,包在里头。不是一大堆是一小堆,就会跑掉。
师:四自然段,依然是在故事里。哪里还有证据?最后一个自然段。证据不是自己想象,而是书上真的有的,发生了的。
读课文3:00

师:远古时代就有苍蝇和蜘蛛了。从哪里推测的?
生:琥珀里就有
师:从哪里看到的?
生:从琥珀里
师:他可不是在当时看到的,琥珀。作者所有的推测都是从这里看到的。我们看到的远古都是从琥珀里看到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到过去,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也许就能带你看到过去。通过今天的课,这个小朋友可以告诉爷爷,世界上没有两块
生:一模一样的化石
师:这个故事
生:假的
师:也不叫假的,而是推测的,它没有办法买到一模一样的。我是他爷爷,我会开心,为什么?你看到黑板想到什么?
生:因为爷爷提出了问题,他认真思考,发现文章中的依据,对比文章,得出了结论。师:当他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其实他已经学会了
生:提问
师:你学会了吗?刚才我们上课的时候,我们要
生:联系上下文,提出问题
师:查找资料、对比读,我们所有做的这一切是要
生:发现依据
师:在阅读中要发现依据要完整读,对比读。最后我们就解读了问题。也许今天你只是用这样的方法认识了琥珀,但是未来你用上这样的方法你就能看到更多的现在的将来的事情。这节课,生字词还没有写,能不能自己解决他。
板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