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母爱叙事与生命哲学

 

《我与地坛》的母爱叙事与生命哲学

 

 

很多人知道《我与地坛》(1990年)曾被视为小说准备发表,但这一误会隐含的文学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这篇散文对小说笔法的借鉴,不仅涉及虚构与真实这类问题,而且指向叙事部分所使用的策略,尤其第2节对母亲的追忆,调动了现代小说关于叙述时间、叙述视角的处理手法,具有回旋往复的形式之美,而这种回旋往复,体现了史铁生在“母子”这一基本的人类学事实中展开的哲学思考。
 

 

现在与当年:两种时间的交错

 

叙事者按照时间顺序,逐步讲述事件的发生、发展与结束,由此构成线性叙事。

《秋天的怀念》(1981年)第1段脉络为:“我”双腿瘫痪—乱扔东西发泄—母亲悄悄躲出去—“我”冷静下来—母亲走进来安慰“我”。

从起因着笔,然后写母亲安慰“我”,即属于典型的线性叙事。

《我与地坛》共7节,叙事整体上基于时间顺序,但是第2节的叙述有所不同,起句就有意打破常规: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在回忆性散文中,有被回忆的过去,也有回忆过去的现在。

按照线性叙事,可以从过去写到现在,或者站在现在追忆过去,比如上面这个句子可以写成:“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给母亲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我与地坛》把“现在”与“当年”“曾经”并置于三个分句的开头,不仅突出不同的时间,而且使“现在”主动参与到对“当年”与“曾经”的追忆之中。

“当年”这个词语出现的时候,往往暗示着与此不同的“现在”。

这里也不例外,“当年”与“现在”的对比意味着,在现在之前的漫长的过去,“我”其实根本没有为母亲想过,更谈不上站在母亲的角度去看待当年发生的一切。

“曾经”并非可有可无,它表明“我”“总是”跑到地坛,造成母亲“总是”默默忍受不为人知的恐惧和煎熬。

从时态上看,“当年”与“曾经”属于同样的过去,“曾经”把“我”到地坛的行为的过去时进一步拉长、延伸。

现在的强烈参与,与被拉长了的过去,在叙述上构成两种时间的交错。
 

 

在《我与地坛》中,“当年”和“曾经”是叙述的主要立足点,叙述者大部分都站在这个时间点展开叙述。

相对于“当年”和“曾经”,“现在”属于将来,因此“现在我才想到”等于把未来的事情提前说出,即格非所说的“提前叙事”或“中间叙事”。

无论是提前叙事还是中间叙事,都致力于打破时间的线性序列,把不同时间的事件集中在一起,使现在与过去交错呈现。

第2节中,这种交错叙事的句子多次出现,又往往处于结构上的关键处,如第2段以“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为结尾,与“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相呼应,一反一正,带出第3段的整体叙事。
 

 

叙事上时间交错的写法并不鲜见,不过把它放在全部叙事的开头或结尾,通过不断涌出的时间性语词,传达某种复杂的人生况味的写法,很可能受到现代小说《百年孤独》的影响:“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人的生存时间不同于单向流动的物理时间,它是三个时间维度——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交错。

在同样叙述母爱的《合欢树》(1985年)中,全文也以时间的交错收束:“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

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在不断涌出的时间性语词中,我们体会到,过去不是被偶尔拾起的碎片,而是时刻铭记在心、影响至今的精神事件。

《我与地坛》通过两种叙事时间的交错并置,把读者的注意力从“我”到地坛、母亲担忧等事件,转向这些事件在时间序列上的本质关系。

对已然不能行走的史铁生来说,写作究竟意味着什么?母爱叙事不是史铁生兴之所至,而是其写作的基本动力,也是全部哲思的活水源头。

母亲对儿子未来死亡的恐惧,超过了对自己患病将死的恐惧。

母亲对当下的苦难和未来的死亡,并不是以当下个体的方式来承受,而是以朝向家庭未来的方式来克服。

为儿女而活,为儿女的美好未来而活——这一执着的念头使母亲先行到儿子幸福生活的未来,并赋予母亲坚守当下、死而后已的不屈意志。

史铁生的全部写作,即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史铁生这个人的生命,源自对母亲形象的顽强追忆,源自在追忆中饱含的哀痛、呼告与希望:“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我的黑夜里重复一回:母亲,她并没有死,她只是深深地失望了,对我,或者尤其对这个世界,完全地失望了……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我便在醒来时、在白日的梦里为它作一个续:母亲,她的灵魂并未消散,她在幽冥之中注视我并保佑了我多年,直等到我的眺望在幽冥中与她汇合,她才放了心,重新投生别处,投生在一个灵魂有所诉告的地方了。

”(《有关庙的回忆》,1999年)

 

知道与看见:两重视角的分合

 

《合欢树》从“十岁那年”着笔,从到“二十岁”写到“三十岁时”,都是通过“我”的眼睛来观察和记录事件。

“我”是史铁生母爱叙事的常规视角,《我与地坛》并不例外: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

 

“我”被反复提及,是因为叙事视角需要特别强调。

此话的表层意思是“我”希望母亲好好活着,看到儿子最终找到了出路,而深层意思则要倒过来读:“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也就是说,“我”希望母亲依然在世并为儿子的成功而骄傲,构成了史铁生踏上文学之路从而寻找生存依据的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以“我”为视角的叙事,始终伴随着“她”对“我”的凝视。

纵然躯体残缺不堪,但父母对自己的牵挂和担忧未曾退场,所以“我”必须爱护自己,尽力实现生命的价值,让自我挺立于天地之间,使之无愧于养育自己的父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

母亲看待儿子的视角与方式,深深影响了史铁生生存与写作的方式,换言之,母亲视角早已渗入“我”的叙事视角。
 

 

接下来的第2、3段,直接切换到母亲视角: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知道”在第2段共出现6次,加上“担心”和“料想”等词语,形成一种单调的“她知道”“她不知道”“她料想”的句式。

较之第1节描写地坛时灵活多变的句法,这种单调句式的反复显然是叙事者刻意为之——极力把叙事视角从“我”转移到“她”,从而在第2、3两段对母亲的复杂心理活动展开多层次描写。

母亲理解双腿残疾对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也明白人生的出路只能靠儿子自己去找,但又感到儿子也许摇着轮椅就此不回,并为这个不宜问、不敢问的念头而痛苦和恐惧。

第3段以“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收束,再次彰显母亲这一非常规的叙事视角。

与《合欢树》等文本中纪实性的叙事有所不同,《我与地坛》基于母亲视角的大量心理活动描写,来自多年以后儿子对母亲的想象与推测,实际上已经渗入小说笔法,属于文学虚构。

上文所说的母亲视角,相当一部分是基于儿子视角而重构出来的。
 

 

前8段大体按照母与子分视角叙述,第8段则把分开了的视角重新结合:

 

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看见”和“看”出现8次之多,加上意义相近的“张望”和“寻找”,造成的语义重复比第2段的“知道”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时,“她没看见我时……”以下三个分句不加逗号,一气读来颇有“她看见我看见她”的循环往复之感。

这是母子两重视角的“合”,在表面的“合”下却是“分”,即儿子故意回避母亲寻找的目光,表现为三组语词的错位:没看见/看见、看见/不去看、再抬头看/看不见(离去)。

母亲的看,是牵挂儿子是否“好好”地在地坛里,这是始终聚焦在儿子身上的视角;儿子的看,是对母亲之看的再看,但这目光游移不定,不断在“已经看见”“不去看”和“再抬头看”之间徘徊。
 

 

钱理群对鲁迅小说中“看客”与“看‘看客’”有十分精彩的分析,而在《我与地坛》这里,如果说当年的“我”是一“看客”,那么把这一“看客”叙述出来、将自身作为对立面冷静审视的,则是多年之后“看‘看客’”的“我”。

英文中表示看见的“see”有知道、理解之义,其实此处的“看见”与“知道”亦为同义。

“知道”指人对某件事的明白、了解,表示人的主体意识或自主意识,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因此,《我与地坛》对叙事视角的讲究,表明母亲的故事是在“我”探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呈现的,母爱叙事被纳入“我”的个体意识的变化之中。

人类的个体意识在幼儿阶段浮现,而后逐渐增强,进而推己及人,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中确证自我的存在。

双腿瘫痪把史铁生的生存空间挤压到小小的轮椅之中,个体意识被极大强化的同时也被深深地扭曲。

在青年史铁生的眼里,只有自己,只有当下,容不下他人,也看不到过去和未来。

然而,“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他第一次发现,在我们被困于黑暗之中、没有反思意识的过去,原来早已领受了母亲深远宏大的恩惠——对儿子的忧虑、筹划和希望——而正是这种恩惠才令我们得以存在,并持续影响和塑造着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史铁生的全部写作扎根于母爱叙事,也可以视为对逝去的母爱的回应。

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不断书写的过程中增强发展,这使个体意识能够保持已经过去了的生活经验,更能通过换位想象,以母亲视角重新激活一度消逝的慈爱的体验。
 

 

车辙与脚印:两代生命的缠绕

 

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园子、路、车辙、脚印等词语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车辙是轮椅车轮碾在地上留下的印痕,也象征“我”艰难走过的心路;脚印是母亲担忧寻找“我”的证明,象征她为挽救儿子而经历的短暂人生。

这里不仅以物象征,还利用象征之间的关系叙述事件,由此形成象征叙事: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很少有人关注此处的象征叙事,也很少有评论触及“车辙”与“脚印”象征的人类亲子关系及其哲理,甚至有人认为第2节仅仅抒写母爱,并没有什么很深刻的哲理。

然而,亲子关系是整个人类延续、传承的根基,从中可以窥见人性的奥秘与人类独特的生存结构,因此它的哲学意义不言而喻。
 

 

双腿瘫痪使人失去下肢的运动能力,让病患对他人产生相当程度的依赖。

如果病患是一位成年人,它还严重损伤乃至完全剥夺其自尊——某些方面,他就像婴儿一样需要父母,父母必须再一次肩负起抚养照料的责任。

“我”与母亲并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亲密关系,而更像不成熟的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关系。

人类学研究表明,由于直立行走导致的提前出生,人类婴儿从神经学上来看是未完成的,因而无法协调一些涉及基本生存的肌肉运动,这就要求抚养者长时间完全投入,甚至要对原来的生活方式做出重大调整,比如结成夫妇、组织家庭,否则婴儿随时可能死亡。

[1]就此而言,“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叙述了史铁生丧失生活能力而重新依赖母亲的特殊遭遇,更唤醒人们对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三年免于父母之怀”的普遍回忆。

人的记忆力、想象力与个体意识,以及人之为人的根本依据,就来自婴儿的柔弱导致的亲子关系与家庭形式之中。
 

 

当儿女遇到类似的重大挫折时,父母普遍具有一种相同的想法:此病虽是后天造成,但终究要怪自己没给孩子一副健全的体魄,使他难以承负人生的辛劳,最终造成终身的痛苦。

子女的残缺亦是父母终身之遗憾。

可是,谁能给残缺和健全设立一个绝对的标准呢?在史铁生笔下,有地坛中漂亮却生来弱智的小姑娘,还有扒车摔下导致四肢渐渐萎缩的7岁男孩(《我21岁那年》,1990年),然而就是这样“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却活出了生命应有的庄严,给儿子留下的印象如此鲜明深刻、感人至深,并在儿子“为了让她骄傲”的奋发中参与到他的写作之中,从而在儿子的希望中活在未来。
 

 

追念母爱为指向过去,让母亲骄傲则指向未来,此即“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太史公自序》)。

“孝”乃会意字,金文写作,上为“老”,表示父母或更老的直系亲属;下为“子”,表示儿女或直系晚辈。

子在下,父母在上,表示子女善于侍奉父母,该字的构造生动体现了“车辙”与“脚印”所象征的亲子间互相需要、互相缠绕的生命关系。

对史铁生来说,母亲的忘我付出使这一关系持续存在,使其得以构建深远的人性视野,打开叙事空间,从而以从容的态度俯瞰人世百态,在地坛中充分展开哲学的沉思。

人的幸福最终取决于生命的自由存在,这个生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首先与赐予这个生命的生命缠绕在一起,因而具有超个体的时间性和历史性——“人是时间性的存在者”(海德格尔)。

只要人们依然置身于亲子关系中,无论残缺或健全,无论贫穷或富有,人生的意义就不局限于个体短暂的一生,还从根本上涉及悠远的过去与未来。
 

 

附记: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母亲。
 

 

参考文献:

[1]张祥龙.家与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97.

读后感史铁生我与地坛母爱叙事生命哲学

推荐阅读

阿甘正传观后感:你真的看懂了《阿甘正传》吗?
阿甘不甘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是我在高中时期看的,相信大多数同志都是看过的,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励志片,也涵盖了很多人生道理。 但是,大多数就可能都会看懂这是一位智力较低的孩子的逆袭,可以说他的成功激励了一些处于低谷的人士。 但我相信,许多同志只看懂他如何成就自我以及实现自我的价值。 可能没有更深层次理解探讨过其中对成功以及战争死亡理解。 电影阿甘的一生:艰难求学参加球队毕业参军参加越战受勋回国乒乓外交退伍创业积累财富回乡修养全国跑步结婚养子的人生经历,我们要看懂的不仅是阿甘的成功,最应该看懂的是一些为人处...[详细]
2022-12-29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母爱叙事与生命哲学
《我与地坛》的母爱叙事与生命哲学 很多人知道《我与地坛》(1990年)曾被视为小说准备发表,但这一误会隐含的文学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这篇散文对小说笔法的借鉴,不仅涉及虚构与真实这类问题,而且指向叙事部分所使用的策略,尤其第2节对母亲的追忆,调动了现代小说关于叙述时间、叙述视角的处理手法,具有回旋往复的形式之美,而这种回旋往复,体现了史铁生在母子这一基本的人类学事实中展开的哲学思考。 一 现在与当年:两种时间的交错 叙事者按照时间顺序,逐步讲述事件的发生、发展与结束,由此构成线性叙事。 《秋天的怀念》...[详细]
2022-07-20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中国好爸爸曾国藩
耕读传家一脉相承 提到《曾国藩家书》,可能很多人都读过。 光绪传忠书局本《曾文正公家书》 这本曾国藩的书信集,几乎年年都是中小学生暑假的必读书单。曾国藩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说话做事,都有其过人之处。 尤其是《曾国藩家书》中所透露出的曾国藩的处世之道,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咱且不说曾国藩把他笔下写的做到了几分,就光论他的从政、治家、治学、治军思想,都还是很有一套的。 按说有这种想法的人,当年必须是世家子弟出身,可曾国藩还真就不是。虽说老曾家不算穷,但确确实实就是个湖南的普通家庭。 曾国藩家,从他爷爷算起,之...[详细]
2022-06-18
《学写读后感》课堂“微镜头”
《学写读后感》 课堂微镜头 阅读时,我们常常会有所触动,而把这些触动心灵的瞬间记录下来,便是读后感。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还能提高写作能力,为此,我设计了这堂课。 设计这堂课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让学生重温读过的经典作品,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和收获;二是引导学生阅读时关注重点、筛选素材、提炼感受,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微镜头之一 写读后感之点引感联结 师:我们读文章时,常被文中的人或事打动,或随着潸然泪下,或随着笑逐颜开,亦或是随之陷入沉思,这就是我们和文中的人与事产生了? 生:共鸣。 生:想法...[详细]
2022-06-11
《阿房宫赋》读后感:始于想象,终于现实
无论是史料还是考古,都告诉我们阿房宫并没有完全建成,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所写的场景,是想象出来的。 史料载,阿房宫是健在原来的上林苑中的,秦始皇觉得咸阳原来的宫殿太小,所以重新建造一座宫殿。 有考古报告就认为,新造的这个宫殿是朝宫,议政的宫殿,也有考古报告认为,这是一座别宫,就是休闲娱乐用的宫殿。 我想,杜牧的理解,应该是一座别宫。 因为他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不仅建筑数量多,建筑种类也多,这些建筑种类,并不是议政宫殿所具有的。 我们比较紫禁城和颐和园,应该可以很明显感受到这种区别...[详细]
2022-06-11
  •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母爱叙事与生命哲学
    《我与地坛》的母爱叙事与生命哲学 很多人知道《我与地坛》(1990年)曾被视为小说准备发表,但这一误会隐含的文学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这篇散文对小说笔法的借鉴,不仅涉及虚构与真实这类问题,而且指向叙事部分所使用的策略,尤其第2节对母亲的追忆,调动了现代小说关于叙述时间、叙述视角的处理手法,具有回旋往复的形式之美,而这种回旋往复,体现了史铁生在母子这一基本的人类学事实中展开的哲学思考。 一 现在与当年:两种时间的交错 叙事者按照时间顺序,逐步讲述事件的发生、发展与结束,由此构成线性叙事。 《秋天的怀念》...
  • 《阿房宫赋》读后感:始于想象,终于现实
    无论是史料还是考古,都告诉我们阿房宫并没有完全建成,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所写的场景,是想象出来的。 史料载,阿房宫是健在原来的上林苑中的,秦始皇觉得咸阳原来的宫殿太小,所以重新建造一座宫殿。 有考古报告就认为,新造的这个宫殿是朝宫,议政的宫殿,也有考古报告认为,这是一座别宫,就是休闲娱乐用的宫殿。 我想,杜牧的理解,应该是一座别宫。 因为他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不仅建筑数量多,建筑种类也多,这些建筑种类,并不是议政宫殿所具有的。 我们比较紫禁城和颐和园,应该可以很明显感受到这种区别...
  • 阿甘正传观后感:你真的看懂了《阿甘正传》吗?
    阿甘不甘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是我在高中时期看的,相信大多数同志都是看过的,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励志片,也涵盖了很多人生道理。 但是,大多数就可能都会看懂这是一位智力较低的孩子的逆袭,可以说他的成功激励了一些处于低谷的人士。 但我相信,许多同志只看懂他如何成就自我以及实现自我的价值。 可能没有更深层次理解探讨过其中对成功以及战争死亡理解。 电影阿甘的一生:艰难求学参加球队毕业参军参加越战受勋回国乒乓外交退伍创业积累财富回乡修养全国跑步结婚养子的人生经历,我们要看懂的不仅是阿甘的成功,最应该看懂的是一些为人处...
  •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中国好爸爸曾国藩
    耕读传家一脉相承 提到《曾国藩家书》,可能很多人都读过。 光绪传忠书局本《曾文正公家书》 这本曾国藩的书信集,几乎年年都是中小学生暑假的必读书单。曾国藩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说话做事,都有其过人之处。 尤其是《曾国藩家书》中所透露出的曾国藩的处世之道,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咱且不说曾国藩把他笔下写的做到了几分,就光论他的从政、治家、治学、治军思想,都还是很有一套的。 按说有这种想法的人,当年必须是世家子弟出身,可曾国藩还真就不是。虽说老曾家不算穷,但确确实实就是个湖南的普通家庭。 曾国藩家,从他爷爷算起,之...
  • 《学写读后感》课堂“微镜头”
    《学写读后感》 课堂微镜头 阅读时,我们常常会有所触动,而把这些触动心灵的瞬间记录下来,便是读后感。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还能提高写作能力,为此,我设计了这堂课。 设计这堂课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让学生重温读过的经典作品,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和收获;二是引导学生阅读时关注重点、筛选素材、提炼感受,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微镜头之一 写读后感之点引感联结 师:我们读文章时,常被文中的人或事打动,或随着潸然泪下,或随着笑逐颜开,亦或是随之陷入沉思,这就是我们和文中的人与事产生了? 生:共鸣。 生:想法...